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积极融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加速形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视察河南时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河南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大数据发展战略,把工业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支撑高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努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支撑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2019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2.3,较上年提高1.1,居全国第12位、中部地区首位,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控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73.1%、48.1%、36.8%,较上年提高2个、2.5个、1.1个百分点,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 明晰大数据发展路径方向
以河南省政府名义出台《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坚持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工业互联网为重要支撑,全面实施10项重点行动,围绕关键岗位、生产线、车间、工厂、园区建设5个层面,装备、平台、应用、服务、标准5个维度,充分挖掘利用工业大数据价值,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编制《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大数据核心产业、衍生业态、关联产业和基础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106条引导发展方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印发《河南省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行动指南(2018—2020年)》,以推动大数据开放融合和创新应用为核心,对河南省大数据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南,努力打造融合创新、优势互补、多元参与、广泛合作的大数据发展格局。统筹运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等重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2018年以来发放奖补资金2.39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转型动力和创新活力。
发展工业互联网 提升大数据集聚共享能力
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大数据的“连通器”“助推器”作用,培育打造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大数据全面采集、高效互通和高质量汇聚,着力构建行业龙头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融通发展格局。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在建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70多个,在矿山装备、起重装备、智能农机、盾构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基本形成覆盖制造业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2019年全省平台建设投资达37.9亿元、新增上云企业达4.1万家,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典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信重工矿山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一平台+两中心+四应用”总体架构,形成基于行业数据的采集、汇聚、分析和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中信重工50余家战略合作客户、300余家供应商、100余台重型矿山装备上线。中铁装备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工业机理模型15个、工业APP103个,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和挖掘建模,目前已接入国内外盾构TBM施工线路170余条、盾构TBM数量120余台,预期提升设备利用率10%,降低故障停机率10%,增加隧道掘进月进尺5%,节约施工成本5%。安阳全丰植保无人机产业资源协同云平台,通过无人机在线作业任务管理、供应链协同与产业链配套中心、软件和大数据集聚分析中心等功能建设,为植保无人机行业提供信息化协同和创新应用服务。目前上线无人机7500台,今年植保防治3658万亩土地,较人工节约用水40余万吨、节约药剂1.02亿元、节省用工350余万个。
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 深化大数据融合创新应用
智能制造既是工业大数据的重要载体和产生来源,同时,企业智能化改造又为大数据深度应用和价值挖掘提供了丰富的目标场景。印发《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遴选工作方案》,两年来培育省级智能车间287个、智能工厂135个,分行业选树标杆企业20个,组织编写《河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案例汇编(2019年)》,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4%、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提升13.6%、单位产值能耗平均降低21.2%,形成宇通客车、豫北转向、天瑞集团等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围绕关键岗位、生产线、车间、工厂等不同层面,指导各地对在建、新建项目进行梳理,建立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加强项目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达效。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达1058个,累计完成投资1350.8亿元。面向国内知名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累计征集100多名具有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智能制造技术专家,由地市及时发现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省级层面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常态化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累计座谈企业1440家,为525家企业出具诊断报告。
实施示范带动战略 积极培育大数据相关产业
落实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产业链加快向中高端延伸,2019年大数据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8%,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围绕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重点领域应用、产业支撑服务、资源整合共享开放等,2018年以来,积极争取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2个、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0个、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11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17个,认定省级制造业“双创”平台55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163个、“双创”基地19个,促进制造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和生产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集群引进和培育,形成从手机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整机制造、配件生产到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11.4%,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高于全省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推动软件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郑州软件园、金水科教新城、洛阳软件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培育信息安全、电力信息、轨道交通、地理信息、金融税务、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物联网等一批优势软件产品。
完善基础支撑 夯实大数据发展基础
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全省信息安全测评、密钥管理、信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等一批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制定《河南省智能车间评价指南》《河南省智能工厂评价指南》及评价细则,为企业推动智能制造建设提供评价原则和评判依据。实施百家贯标、千家对标工程,引导企业以贯标评定、对标诊断为抓手,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夯实基础。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对标企业9482家、贯标企业1318家,606家企业通过贯标评定。构建“企业上云”供给资源池,成立“企业上云”推进联盟,作为面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类供应商集合,为企业寻找解决方案、对接供应商提供有效参考,构筑全方位生态体系。
下一步,河南将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把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主攻方向,提升工业大数据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重点实施六大行动:一是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夯实企业智能化改造基础,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智能制造技术支撑能力。二是实施示范企业引领行动。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在持续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对省市两级示范企业开展分级评价,帮助企业优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方案。三是实施“1+N”提升带动行动。分行业选树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组织召开现场会,实施“1+N”提升带动行动,推动同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智能化升级,探索建立模块化、可裁剪、低成本、易推广的细分领域解决方案。四是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聚焦中小企业“订单、成本、质量、交期”等核心业务痛点问题,面向特定行业或领域组建服务商联合体,定制开发低侵入、轻量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推动行业级解决方案落地应用,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式整体数字化转型。五是实施新兴技术融合创新行动。深度挖掘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应用场景示范,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六是实施平台载体建设行动。继续培育综合性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制定平台评价方法和验收标准。持续开展“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开展第三批企业上云服务商遴选。加强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编写智能制造发展评估报告。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两化”即时咨询
声明:本文来源中国电子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